当前位置:八一书斋>历史小说>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经无敌了>第六十六章 李跃的辅兵队伍

第六十六章 李跃的辅兵队伍 (1 / 3)

周边的天气愈发的寒冷了,这两天李跃虽说气血有些不足,但正常做事还是可以的。

他的身份很尴尬,李二给了他文职的散官,但李靖又让他做了军中的宁远将军。

神策军的训练和组织都有他的身影,但实际做起事来又相当于队伍里的后勤大都督,整个军营内只要不参与作战的决策,所有人都会为他尽量大开方便之门。

找张副帅要了一批人手,李跃开始训练起了战场上的医护兵。

从冷兵器时代开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各个兵种的战、辅之分。

在春秋时期,春秋各国,其军队构成分为:上军、中军、下军,这就是最早的“三军”的由来。上军,就是专业战兵了,是国家的主体野战和对外作战武装力量,中军担负警备任务和防守任务,下军就是劳役性质的军队,从事工程运输后勤保障性质的作战任务了。时代不同,其性质也就不同,如汉代军队中就有明确规定,入伍一年的士兵只能担负城乡守备和劳役任务,入伍两年的士兵才正式担负作战任务,这就是战兵和辅兵的区别。

虽然有所区别,但这一传统一直被延续到大唐。

古典军国主义体制是真正意义的“全民皆兵”。每个成丁男子15岁-60岁,都要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并按国家征发命令,定期去服兵役。

都是所谓的“预备役军人”,随时可以变为正规军战士,一旦进入战时状态,举国“三丁抽一”甚至“二丁抽一”组成大军,成年妇女和未成年儿童也立刻动员起来去接替国内生产。

战争时,战兵和辅兵更不像后世区别得那么严格,辅兵甚至民夫在战事紧急时,一样拿了武器就要作战。

当初秦昭襄王嬴稷直接就把河内郡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就地动员,直接就作为一支援军,去阻击赵国的援军,断其粮道了。

目前驻扎在马邑的这些辅兵虽然不用直接参与肉搏,但人人手里还是握有刀枪。

一般情况下辅兵都是内线作战,只有敌人真正打到自己家门口时才会拿起弓箭长矛进行反击,而这次能跟着大军一起过来找突厥麻烦的倒是特例。

辅兵可不算大唐的正规军,但打起仗来一样的不含糊。

很多人可能手里可能只有前朝时期的破旧刀剑,连身像样的皮甲都找不出来。

纵然是这样一支二线队伍,但上了战场往往比一线部队杀的还要狠厉。

最近军中人手还是比较紧张的,在得知李跃要训练医护兵以后,所有将领都是十分重视的,正规军有军务在身,当初带来的三千辅兵也被李靖安排去城外砍柴和运送物资等任务。

多方考究之下,张公瑾还是命人从三千辅兵中选了三百号岁数不大,学东西又快辅兵的交到李跃手上。

三百号汉子顶着寒风站在校场之上,最小的二十三岁,最大的也就四十出头。

所有人大多都穿的破破烂烂,清瘦的身体在寒风中显得十分单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