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回 (1 / 3)

永昌六年五月,攻打燕蜀的大齐面对来势汹汹的少阳军,不得不退避三舍。大国退了,其余诸小国更不敢自大放肆,纷纷撤离。

本来,大齐、燕蜀合纵攻打武楚;同时,大齐又与桑兰联手围攻燕蜀,目的是为了三驸马。

燕蜀对欺人太甚的齐国是深恶痛绝,但为了对付少阳,不得不派使臣拿着三驸马的首级前去议和,商量着如何抵抗武楚的大军。

然而,大齐直接撤兵。

它之前与桑兰结盟是迫于无奈,如今三驸马伏诛,没必要浪费兵力围燕。况且另一路少阳军已经抵达晋西与那边的驻将会师,它面对的压力比燕蜀大多了。

由于三驸马伏诛,其余围攻燕蜀的小国赶紧撤兵,溜之大吉。

剩下桑兰仍在坚持,它声称那首级不是三驸马的,真正的三驸马还没死。趁燕蜀倾全国之力应对少阳军,桑兰的兵马趁虚而入攻陷了几座城池。

被前后夹攻,燕蜀疲于应对。

不得已,只好派出使臣到桑兰和谈并且结盟,一同抵抗少阳。好处是,战后,它不追究被桑兰夺走的几座城池。

“你们还想追讨?”桑兰国君乐了,“先王在贵邦死于非命,焉知不是那三驸马下的黑手准备嫁祸于人?”

打着为前国君报仇雪恨的旗帜,杜绝其他大臣停止攻打燕蜀的说法。

一计不成,燕蜀派使臣到武楚议和,并让潜伏于武楚的细作游说某些大臣。只要能让少阳退兵,燕蜀许诺每年让他们抽取边境关税以及内地要道关卡税。

这些税项不入国账,仅需与边关的官员疏通好,便可得到泼天的富贵。

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很快,武楚的朝堂出现各种声音。有倡导议和的,有弹劾少阳君公报私仇的,有担忧少阳威名远播的……总结成一句话,退兵吧!

南州、燕塞等失地皆已收复,再打下去只会劳民伤财,民不聊生。

毕竟,武楚最大的打击目标是齐国。

虽然齐国被迫撤出先前所占领的几座城池,晋西仍在它的掌控之中。那边的少阳大军正与齐国守军陷入僵持,长久之战耗损国力,攻打燕蜀乃无谓之举。

少阳君理应抛开私仇,为国家利益考量。

但也有臣子认为,燕蜀以往没少跟齐国沆瀣一气侵扰武楚边境。难得武楚有能力反侵燕蜀,不趁机打断它这齐国的狗腿子,更待何时?

况且,什么叫私仇?

燕蜀毒杀镇西侯,嫁祸先帝和大齐,这是国耻!大齐为此攻打燕蜀,武楚能无动于衷?或是某些大臣认为武楚是怂蛋,国力不如齐国,不配与齐国争锋?

“嗯,爱卿所言甚有道理!”永昌帝给那位勇于直言的大臣点赞。

但朝臣们各执一词,考虑到齐国的兵力不逊于武楚,稍有不慎会顾此失彼。

几经琢磨后,永昌帝传旨少阳君,报完仇,即刻撤军前往晋西。至于夺来的几座燕蜀的城池可交与南州县令、县尉等人商讨驻守,她留下一半兵力即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