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一书斋>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第165章 昭宗复辟

第165章 昭宗复辟 (1 / 3)

【昭宗复辟】

得到朱温的暗中撑腰后,崔胤开始紧锣密鼓地谋划。他也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这个突破口还是相当有意思的。

坏人坏得并不彻底,好人也好得不够纯粹。

发动政变的始作俑者是“核心四阉”——刘季述、王仲先、王彦范、薛齐偓。前两位分别掌握着左、右神策军,拥有禁军兵权;后两位是枢密使,主管接受、转达奏章和转达皇帝命令,相当于宦官界的“宰相”。

神策军总指挥与枢密使相勾结,是宦官集团强力部门的强强联合,发动政变是分分钟的事儿。

政变阶段性成功后,刘季述小人得志的嘴脸一览无余,欺凌君上,恃威弄权,滥赏滥杀,活跃在舞台最前,存在感十足,是“核心四阉”的流量担当。然而这只是外人的观感,在宦官所仰仗的禁军体系中,真正的流量担当却是王仲先。

据史料描述,王仲先聪明而严苛,明察秋毫而又愤世嫉俗,多年来耳濡目染禁军中的贪腐堕落,等他成为右神策军总指挥之后,就扮演起了“纪检委”的角色,重拳出击,打击禁军将士们的贪赃枉法等行为,并通过严刑拷打(痛锤之)的方法追索赃款。

有关这位宦官“纪检委”的史料实在过于贫瘠,我们也无从考证被追回的赃款的去向。换句话说,我们不知道王仲先是真的铁面无私,还是“黑吃黑”。我个人十分愿意相信是前者,这样的历史才更丰满、更立体,才更像真实的历史。

在君臣大义上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却在打击违法乱纪问题上毫不手软。自己大逆不道,却不允许别人贪污受贿。既矛盾又立体。

王仲先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忘了兔子不吃窝边草。王仲先对中央禁军的整顿工作使得禁军将士人人自危(颇不自安),而在这其中,就有一个叫孙德昭的下级军官。

孙德昭是禁军中的一个下级军官,与同事董彦弼合谋贪污了五百万(盗没钱五千緡),被王仲先查出,然后被“王仲先三连”:批斗大会、严刑拷打、依法追赃。特别是对孙德昭、董彦弼这类没有背景、没有靠山、没有根基的小人物,法当从严,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拔出萝卜带出泥(株连甚众)。

孙德昭也就因此记恨王仲先,与狐朋狗友们喝酒的时候,提起此事就恨得咬牙切齿,忍不住破口大骂。

这一切都被崔胤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派出心腹石戬,与孙德昭秘密接触。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石戬看似无意地把“王仲先”引入话题,孙德昭果然又是气炸连肝肺、锉碎口中牙,恨不得把王仲先千刀万剐方解心头之恨。

石戬顺风点火,说幽辱天子的罪魁就是刘季述与王仲先两位阉竖,如果能杀了二阉,恭迎昭宗回銮,岂不是国家头号大功臣?生前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死后也将名标青史,何乐而不为呢?

把挟私报复上升到国家大义的层面,把孙德昭捧得高高的。

面对这顶高帽,孙德昭显然动了心,但也如实相告道:“实不相瞒,我早想弄死他们,可无奈人家位高权重,我一个小小的下级军官,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