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一书斋>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第37章 邓州请降案

第37章 邓州请降案 (1 / 3)

【邓州请降案】

和平招安,是中央朝廷的既定战略方针,所以杨复光大可以光明正大、大张旗鼓地进行招安工作,不用避讳,也就是说,杨复光应该会痛痛快快地给王仙芝“信物”。

信物,如同今天的合同、协议,样式不固定,有时候是统帅的佩剑、有时是腰带,或者是白纸黑字的一封书信,总之,不管是怎样的具体形式,都具有公认的约束力,都是诚意的体现。

王仙芝是否持有朝廷招安议和的信物?如果有,那真相就水落石出,无可辩驳。但历史显然不是如此,中央特别调查组最终没能查明真相,看来他们并没有找到“信物”这个铁证。

如果没有信物,那就有两种情况来解释:

1,王仙芝确实没有;

2,王仙芝有,但被宋威隐匿。

我们继续分析,如果王仙芝确实没有的话,那就又有两种可能性:

1-1,杨复光没给他;

1-2,王仙芝过于激动而忘记索要,杨复光也忘了给。

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罗列在这里了,不妨让我们穿越到那个时候,充当一回特别调查组成员,抽丝剥茧,寻找事情的真相:

首先,“杨复光忘了给,同时王仙芝也忘了索要”这个命题实际操作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而且也不符合逻辑,因为双方来往的书信就是天然的信物,往来的信使就是天然的证人。

那么“被宋威骗走或夺走”似乎就成了唯一合乎逻辑的解释。

没那么简单。

案件最棘手的地方,往往不是案件本身,而是案件背后隐藏的猫腻――幕后势力的博弈。

好了,下面就是本书的卖点,现在,将为大家呈现故事背后的故事:

宋威,自身就很强大,屡有战功,手握重兵,背后更有当朝宰相王铎、卢携的撑腰;

杨复光,大宦官。他干爹是大宦官杨玄价。

别忙,他们之间的关系还真没那么简单。比如宋威和宰相王铎。

为了支持宋威,王铎不惜与自己的恩人――郑畋翻脸,郑畋对王铎是有知遇之恩、提携之情的。但是,在本案中,王铎对宋威的态度却是殊堪玩味的。

在本案中,王铎是偏向杨复光的。

道理很简单:我之所以用你,是因为你没用。

王铎之前之所以力挺宋威,就是因为宋威对待草军的态度,消极、不作为、故意纵敌。

王铎的兄弟王镣世草军中的人质,所以王铎要求朝廷和平招安,而不是武力镇压。剿匪总司令宋威的“无能”、官军的节节败退正好为和平招安提供了外部支持。看了吧,镇压不了,还是招安吧。

河南地面的忠武军兵精将勇,节度使崔安潜威震群贼。而王铎故意分割其军,把忠武军特遣团划拨给宋威,还打压悍将张自勉,把张自勉手中的忠武军划拨给宋威调遣。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