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一书斋>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第481章 渔翁得利

第481章 渔翁得利 (1 / 3)

【渔翁得利】

李从珂时期的外部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涛声依旧。不服的还是不服,为敌的还是为敌。基本的政治格局差不多延续了明宗后期的风格,只是略微走了下坡路。

夏州的崛起、契丹的反超以及两川的脱离,虽然基本发生在李从珂时期,但李从珂不应受任何苛责。

水有源,树有根。明宗埋其因,李从珂食其果。当然,如果非要矫情的话,明宗李嗣源也比较冤枉,还要继续追究庄宗李存勖的责任。总之,李从珂是最终接盘的倒霉蛋。

3,洋葱外皮

3.1夏州

党项部族首领、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超,通过一场“夏州之战”(933)向朝廷展示了实力,赢得了尊敬,为西夏政权奠定了基础。

然而天妒英才,在李从珂登基之后,后唐清泰二年(935)2月,年仅22岁的李彝超因病医治无效,病逝于夏州。临终时向朝廷表奏他的弟弟李彝殷为夏州节度使,李从珂准奏。

有的史料说李彝殷是李彝超的哥哥,如《资治通鉴》;有的史料说李彝殷是李彝超的弟弟,如《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老规矩,无所谓,反正二人是亲兄弟,都是李仁福的亲儿子,更为重要的是,李彝殷延续了李彝超的政治智慧,统治夏州三十余年,一直活到北宋初年。

李彝超通过武力为西夏政权奠定了外部环境基础,使党项人民翻身做主,李彝殷则是韬光养晦,使党项人民走向繁荣富强。

3.2契丹

契丹对中原的影响是本卷的重点,主要故事放在后文,在此只一笔带过,本处的详略安排不能准确反应其这一时期的历史影响力。

几年前,契丹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塞外,先征服西、北等塞外各游牧民族,之后是东面的渤海国,紧接着太祖耶律阿保机去世,国内政局出现大动荡,述律太后废长立幼,国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弱;

与此同时,中原王朝快速完成了权力交接,团结在以李嗣源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体系之下,迎来了“明宗盛世”,综合国力较之庄宗时期有所提高。

于是,明宗一朝,对待契丹的态度较为强硬,总体呈攻击态势。扬我国威。

然而到了明宗末期,先有李从荣政变未遂,后有李从珂篡权夺位,中原王朝综合实力较之于明宗朝,有了大幅度衰减;

而契丹则在述律太后的血腥大清洗之下,快速且彻底地完成了权力的过渡,综合国力有了大幅提升。

此消彼长,契丹在对中原的外交策略上,已经转守为攻,变得越来越强势。

自李从珂登基后,契丹就不断地派兵骚扰帝国北部边疆。这也是李从珂不敢贸然得罪幽州赵德钧、并且放石敬瑭回归河东的原因之一,要用他们来抵御契丹的袭扰。

而李从珂最终国破身死,就是跟契丹有直接联系。后文详述。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